智能密集柜的排列需結(jié)合其自動化功能特性(如電動驅(qū)動、智能定位、系統(tǒng)聯(lián)動)、庫房空間條件及檔案管理需求,同時兼顧安全、效率與長期運維,核心注意事項可分為以下 6 大模塊,覆蓋前期規(guī)劃到落地執(zhí)行的全流程:
一、前期:庫房基礎條件勘測與適配
智能密集柜依賴穩(wěn)定的運行環(huán)境和基礎配套,排列前需先明確庫房 “硬件邊界”:
1.尺寸精 準測量
記錄庫房凈長、凈寬、凈高(扣除吊頂、燈具、消防管道后的高度),避免密集柜頂部與管線沖突(預留15cm 檢修空間);
標記固定障礙物:柱子、承重墻、門窗(含開啟方向)、消火栓、滅火器、空調(diào)出風口等,排列時需避開或預留安全距離(如門窗開啟側(cè)需留≥80cm 通道,避免密集柜擋住逃生路徑)。
2.地面承重核驗
智能密集柜(含檔案)單組承重通常為 800-1200kg,需確認庫房地面承重≥500kg/㎡(若為地下室或老建筑,需額外做地面加固,如鋪設鋼板或增加承重梁);
軌道鋪設需保證地面平整度(誤差≤2mm/㎡),否則會導致密集柜移動卡頓、軌道磨損,影響智能驅(qū)動系統(tǒng)壽命。
二、核心:功能與空間的適配排列
智能密集柜的 “智能性” 需通過合理排列發(fā)揮,重 點關注通道設計、列數(shù)控制、操作空間三大維度:
1. 通道設計:兼顧 “通行效率” 與 “智能功能”
智能密集柜的通道分為 “主通道”(日常通行、取放檔案)和 “副通道”(檢修、應急),需滿足以下要求:
主通道(列間)寬度要求:≥120cm;方便人員站立取放上層檔案(配合智能升降平臺時需留≥150cm),且可容納檔案推車(寬約 60cm)通行
主通道(端部)寬度要求:庫房出入口到首列≥150cm;避免入口擁堵,方便批量檔案搬運(如叉車、液壓車)
副通道(墻邊)寬度要求:密集柜到墻面≥50cm;預留檢修空間(如電機、控制系統(tǒng)維護),同時滿足消防 “靠墻間距” 規(guī)范
應急通道寬度要求:保留 1 條貫通式通道;符合消防要求,長度≤60m(超過需增設中間出口),寬度≥100cm
2. 列數(shù)與組數(shù)控制:避免 “過載” 影響智能運行
單組密集柜列數(shù)不宜過多:智能驅(qū)動系統(tǒng)(電機、鏈條)有負載限制;
分組間隔:若庫房過長(如超過 20m),需將密集柜分成多組,組間預留≥80cm “分隔通道”,避免單組過長導致軌道形變,同時方便分組管理檔案(如按年份、部門分區(qū))。
3. 操作空間預留:適配智能功能的使用場景
智能操作面板 / 觸摸屏:每列密集柜端部需留≥30cm 操作空間(避免被相鄰列遮擋),方便人員操作 “開 / 關列、定位檔案”;
自動定位裝置:若配備 RFID 閱讀器或紅外定位器,需確保列間通道無遮擋(如檔案盒高度不超過密集柜層板高度,避免擋住定位信號);
應急手動操作:智能密集柜需預留手動搖柄接口,排列時需保證接口處無障礙物(距地面 100-120cm,方便緊急情況下手動移動)。
三、合規(guī):符合國 家與行業(yè)標 準
排列前需參考以下規(guī)范,確保合規(guī)性:
《檔案館建筑設計規(guī)范》(JGJ25-2010):明確檔案庫房的通道寬度、消防間距、地面承重等要求;
《密集架生產(chǎn)技術條件》(GB/T 13667.3-2019):規(guī)定智能密集架的運行間隙、防傾倒措施、電氣安全等標 準;
當?shù)叵啦块T的驗收要求:如應急通道數(shù)量、噴淋覆蓋范圍等,需提前與消防部門溝通確認。
智能密集柜的排列不是 “單純的空間填充”,而是 “功能、安全、效率、運維” 的綜合平衡 —— 前期精 準勘測庫房基礎,中期適配智能功能與通道設計,后期兼顧安全合規(guī)與長期維護,才能讓智能密集柜真正發(fā)揮 “高效存管、快 速定位” 的優(yōu)勢,同時保障檔案與人員安全。